1
手膠和內柄皮區別
?
我們買到的新羽毛球拍的拍柄上一般都已經包覆了一層膠皮類的東西,專業術語叫做“內柄皮”,其作用是防止拍柄內纖維組織遭受汗水、空氣、有害元素等的損害,以延長球拍握柄的壽命。內柄皮一般都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但吸汗性能較差,而且僅有內柄皮的球拍,握起來一般都太細太硬,很不舒服,所以通常來說,都會再買一個手膠來纏在拍柄上。
?
▲圖上展示為泰昂X6手膠
?
手膠的作用除了使握持時更加舒適之外,還有吸汗和調節球拍重心的作用,所以手膠也稱作“吸汗帶”。一個用起來順手的球拍,手膠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
?
2
手膠的選擇
?
市面上銷售的手膠有很多種,愛好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根據材料,可以分為毛巾膠和聚酯材料的皮質手膠(現在已很少用真皮了)。皮質手膠又可以根據表面的狀態分為有紋和無紋兩類。有紋的手膠根據花紋的類型又可以繼續細分,比如帶棱的、帶槽的、帶孔的等等。無紋的手膠也可以分為光滑表面的和粘性表面的。
?
▲圖上展示為泰昂H8手膠
?
帶棱的手膠一般都比較厚,而且纏好之后會有棱形突起,有助于抓握的更加牢固,防止出汗之后拍柄打滑。帶槽的手膠也會有助于抓握的牢固性,但會薄一些,適合于那些喜歡細手柄的愛好者。而粘性表面的手膠通常是最薄的,會在手心出汗時增加手與拍柄的附著力。毛巾膠的吸汗性毫無疑問是最好的,而且很柔軟手感很好,但是通常會很厚,拍柄會變得很粗;而且毛巾膠在打過幾次之后,毛巾會變得很硬,手感會下降。順帶提醒一點:手膠越厚,減震越好,但是傳遞力量越差。
?
?
3
手膠與拍柄的關系
?
對于拍柄粗細的愛好因人而異,拍柄在纏手膠之前的粗細也是不同的。拍柄粗細一般是用G來表示的,分
為G0到G5,數字越大,拍柄越細越輕,球拍平衡點越靠近拍頭(另外一個參數是拍子的重量U,U值越大,拍越輕,在這里不做討論)。一般在亞洲國家賣的拍子G4,G5較多,歐美則以G3為多,這都是和不同生理特征決定的。大家也可以在原來手膠的基礎上纏上其他手膠來達到最適合自己的粗細。提醒一點:手膠越厚,減震越好,但是傳遞力量越差。
?
由腕至中指頭的長度
G5 = 16.00cm
G4 = 17.50cm
G3 = 18.75cm
G2 = 20.25cm
G1 = 22.50cm
G0 = 24.25cm
?
?
4
纏手膠步驟
?
今天我們以泰昂TW090為例,來聊一聊如何纏好手膠。
以下步驟非常詳細,每一個細節都用圖文標注,如果你是從來都不用自己纏手膠的小白,也可心一學就會。如果你是纏手膠的好手,也可以看看其中有無可借鑒之處。
?
▲步驟一:將印刷有TAAN的纏膠條解開,放在一旁備用。

▲步驟二:市面上常用的手膠有兩種,一種是帶覆膜的粘性手膠,一種是不帶覆膜的干性手膠。如果是粘性手膠,首先揭開手膠表面的保護膜,此面手膠纏在外面,與手掌接觸,另一面纏在里面,與拍柄接觸。
?
▲步驟三:撕開手膠尖頭的雙面膠帶,此處是手膠開頭的地方。
?

▲步驟四:將吸汗帶斜邊與拍柄底托平面平行,尖頭貼住拍柄末端固定,右手適度拉緊手膠,——注意這一點很重要,讓膠面微微變形(注意是微微變形不要變形太多),可使膠面更貼合拍柄且不易移位,右手拉的同時,左手拇指壓緊膠面防止回彈。
?

▲步驟五:斜邊結束后,開始向上纏繞,由于底托和木柄直徑不同,最開始的兩圈需要拉緊一些,否則可能會出現褶皺,影響美觀及手感。
?
▲步驟六:開始纏繞三圈后,慢慢減小纏繞力度,因為手膠條的彈性是有限的,拉的過緊會減小手膠的膨脹空間,從而影響減震效果。
?
▲步驟七:當纏到手柄前套階段時,請加大力度,否則因為直徑的變化吸汗帶在使用時容易脫落。
?
▲步驟八:如圖減掉多余的部分。
?
▲步驟九:將步驟一中放在一旁備用的纏膠條一邊撕開,用左手固定手膠末端,右手適度拉緊。
?
▲步驟十:邊撕邊拉,將纏膠條均勻纏繞在封口處。

?
?
5
纏手膠補充說明
?
手膠的纏裹比較簡單,一般從拍柄底部開始,一定要選擇好纏繞的方向,這個很容易,試一下就可以辨別出正確的方向。纏繞的時候注意用力要均勻,不要纏得太松,也不要拉的太緊,否則膠皮會被拉薄,影響膠皮壽命。一般纏完拍柄錐部之后就算完成了,余下膠皮部分可以剪掉,然后用手膠附帶的固定膠帶把收尾部分固定就可以了。如果覺得固定膠帶不夠用,可以用黑色的電工用絕緣膠帶來加固。
?
?
6
注意細節
?
一是有的手膠與內柄皮之間的固定是用粘性物質來實現的,尤其是毛巾膠,這種情況下,在纏手膠之前要先用一層保鮮膜包裹住內柄皮,然后再纏手膠,避免手膠的粘性物質對內柄皮造成污損。
?
▲圖上展示為泰昂X5毛巾手膠
?
二是手膠纏得長短根據握拍習慣不同也可以有所變化的。對于一般人來說,手膠纏到拍柄錐部就足夠了。有些雙打選手喜歡握拍靠前一些,這樣舉拍揮拍的速度都會加快不少,在網前會有很大優勢,所以手膠會纏得很長很長,比如某些印尼選手的手膠甚至會纏到球拍拍桿的中部位置!但以小編的觀點,考慮到當今羽壇發展趨勢,雙打選手越來越要求兩名選手都具備很強的前后場能力,所以即使你負責打前場,也沒必要纏的那么高。
?
?
7
使用提示
?
另外,小編還要在這里提醒大家:專業打球人士建議1-3周,進行更換,非專業打球人士建議5-8周進行更換;即便不經常打球,便吸汗帶暴露于空氣中,受汗水等的侵蝕,也會有自然損耗,所以需要定時更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