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在殺球時,只要自己的力氣大,那么球速就會快,但是實際上,有時候用力殺球,球速卻是不快的。我們知道,羽毛球運動中的所有擊球方法,都是通過球拍與球之間的不完全彈性碰撞,將擊球者揮拍所產生的速度傳遞給羽毛球的。如果根據碰撞的原理,對這種現象加以分析的話,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擊球后球飛行的速度是和揮拍的速度成正比關系?
用力大并不等于揮拍速度快。如果,擊球前握拍太緊,造成動作僵硬不協調,勢必影響最后擊球時的爆發力。? ? 雖然你確實有很多的肌肉在用力,但有相當一部分卻“內耗”掉了,而關鍵的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反而下降,球速不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 根據碰撞原理,擊球后,球飛行的速度,還和球與球拍碰撞瞬間“球拍”的質量大小密切相關。
在羽毛球擊球技術中,凡需快速發力的動作,都非常強調“鞭打動作”。其關鍵在于:一是鞭打動作有利于人體各關節運動所產生的速度能最佳地傳遞到最后的擊球上。二是在擊球瞬間,通過握緊球拍能將人體和球拍連成一體,增大碰撞瞬時“球拍”的質量。用通俗的話講,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在殺球時,能合理地、協調地將最初的蹬地、轉體、收腹、揮臂、到手腕和手指的力量集中地運用到擊球點上,動作不但看上去協調舒展,而且,出球的速度也非常地快。

3? 與殺球的角度不夠“尖銳”有關。在羽毛球項目中,所謂殺球尖銳,是指擊球者能將球比較陡直地扣壓至對方比較近網的區域。
這就需要擊球者在扣殺時,能充分地提高和前移自己的擊球點,并合理運用前臂、手腕的力量積極地向下扣壓。由于羽毛球比較輕,且不是一個圓球體,球在飛行中受空氣的阻力相對于其它球類項目要大的多。? ? 所以,如果殺球不夠尖銳而飛行弧線很平的話,即使球離拍時的瞬時速度一樣,后者由于需飛行更長的距離,在空氣阻力和重力的影響下,它的速度就將明顯地下降。
4? 與擊球時拍面不正對擊球方向有關。在同樣的條件下,擊球時拍面不正,球速必然有所損失。

5? 與擊球時球拍面與球觸及的部位有關。由于羽毛球主要是由軟木和羽毛所組成,這兩種材料在彈性恢復系數上有很大的差別。
所以,在同樣的用力情況下,扣殺一個對方發來平高球要比扣殺一個垂直下落的高遠球球速會更快一些。總之,影響殺球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你在殺球中遇到“用力大,球速反而不快”時,可對照上述原因進行具體的分析。